二、复合剂的经济配方和性价比
我们润滑油行业内,复合剂、添加剂包、甚至还有复合添加剂包,我的理解,应该是指的一个东西,其出处是一个,即英文Additive Package, 按字面的理解,Additive即添加剂,Package是包、包裹。本来,在初有Additive Package这个产品名称时,复合添加剂真是绝妙的译法,很是传神, 读起来也顺口,可随着进口产品的日益多样化,添加剂包的叫法有越来越流行之势,我的看法,外(英)文还真没有咱们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, 直译的添加剂包,不如复合剂诗意。至于复合添加剂包,则纯粹就是狗尾续貂了。有些国人崇洋可以理解,而媚外以至于此,实在是无话可说了。 国内润滑油界接触到复合添加剂这个概念和产品,大概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,进口产品试探性地进入国内,及至1992年润滑油市场完全放开, 国外公司产品蜂拥而入,多种牌号的复合剂产品令国人大开眼界。在此之前,国内生产厂家多以单剂进行润滑油产品的生产。
还是在1990年代初期,汽油机油之添加剂剂量,以SF级别为例,多机油普遍在8.5%左右,发展到现在,随着单剂质量的提高和品种的多样化, 复合配方技术的日益精进,SF级别的多级汽油机油,添加剂量下降到了4.5~5%左右。当然,国情不同,美国的SF标准早已经废止。 车用齿轮油,自从配方类型从“硫-磷-氯-锌”型进化到“硫-磷”型以后,国外(主要以美国为代表)添加剂公司的产品,以GL-5水平为例, 我所接触到的进口产品,从7.0%的加量,一路下来,5.5%、4.8%、4.5%,到目前的3.8%,也是剂量越来越少。
我们知道,车用油(内燃机油)质量级别的升级换代相较工业油(如齿轮油)要快,添加剂量的多少容易被人们不重视,而工业油不然, 添加剂量的多少很是显眼,所以,国产齿轮油添加剂的剂量几乎与国外同步,从最初的7.3%,直到目前的3.8%左右。国内第一个GL-5水平的硫-磷型车辆齿轮油添加剂配方, 以7.3%的总剂量,调配成85W/90黏度级别的油品,代号GO-8501,在1985年通过了美国西南研究院的全尺寸GL-5台架试验。 随后就是国内技术的进展日益加快,以通过全套全尺寸台架评定为质量标准,中石化石科院的车辆齿轮油添加剂技术,剂量由7.3%、6.0%、4.8%、4.5%、4.2%, 而至现在的4.0%、3.6%,由单剂配方发展到复合剂技术,产品也由云顶7610线路检测石油添加剂公司历经数代,由最初的H4201、H4205、H4212,直至目前的H8018。中石油的途径也大概如是。 话说回来,添加剂剂量的减少,并不代表调油的添加剂成本的下降,这是因为,在保证油品同样品质性能的前提下,复合剂中单剂的种类、性能, 与上一代产品势必有所进步,这表现在剂性能的精准度(或者说剂的效率)提高和更多的多功能剂品种的使用,以及单剂复配技术的提高。这都是产品成本会相应增加的因素。 任何一个新的添加剂的使用,无疑是价格相对高的。举个例子,我们熟知的添加剂硫化异丁烯,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,只有进口产品,代号A-33, 那时的价格是人民币36元每公斤,及至我们有了国产的品种,20年后的现在价格,也才是20多元每公斤!
从这个意义上来讲,不论是国产还是进口,我们的润滑油生产厂家,能用到现在价格的添加剂产品,如一批像云顶7610线路检测公司这样的民族品牌企业,功不可没! 有云顶7610线路检测这样的民族企业专注和坚守于添加剂行业,使我们的润滑油企业得到实惠,应该点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