润滑油行业,基础油品种不断扩展,性能不断提高,添加剂单剂结构与品种推陈出新,工艺不断进步,功能日益多样化,复合剂品种也是日趋完善,质量越来越好,调和设备愈来愈先进,这些,直接导致了我们整个润滑油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的提高,同时,更导致了产品市场竞争的激烈,也因此,在产品质量日益走强的过程中,不乏鱼目混珠,以次充好者。
多一点儿润滑,便少一点儿摩擦。润滑油在摩擦副之间会受到一定的剪切应力,三大油品内燃机油、液压油和齿轮油,就其所受的剪切速率来看,若内燃机油是10-4/秒的数量级,则液压油是10-6/秒,齿轮油是10-8/秒,齿轮油是极压性油品,所以相对而言,齿轮油的粘度是比较高的,以有效保持足够的润滑油膜。光亮油是一种高粘度的基础油,我们能常见到的是150BS,其它还有90BS、120BS以及250BS等,纵是40℃和100℃粘度分别高达300-400和30mm2/s以上,遇到诸如90、140车辆齿轮油和460、680甚至1000号工业齿轮油,若只用矿物基础油,也是束手无策,此时就要借助合成油或增粘剂来达到我们的目的,一些特殊品种的合成基础油,40℃粘度可高达20000 mm2/s以上,问题可以解决,可有时候产品的成本却是常人难以承受的。另一种途径就是增粘剂,那么问题来了:用何种增粘剂?如何使用?
乙丙共聚OCP、聚异丁烯PIB,聚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PSEP,当然,还少不了聚甲基丙烯酸酯PMA,实际上,润滑油中的增粘剂、降凝剂,大都和橡胶、塑料以及树脂行业有很大关系,比如PMA,若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(PMMA),便是有机玻璃了。交叉新兴学科,你我直接参与其中!
就齿轮油而言,增粘剂的使用,要考虑几个问题:①增稠能力;②剪切稳定性;③热氧化安定性;④增粘剂对油膜厚度的贡献。注意,增稠能力与油膜厚度是两个概念。增稠能力和剪切稳定性,都与聚合物的聚合度有关系,直观的表示方法就是平均分子量,也与分子量的分布状态有关系,直观的表示方法就是分子量分布范围的大小。简而言之,增稠能力和剪切稳定性对分子量大小的要求正好相反;热氧化安定性则与聚合物的分子结构有关;而增稠能力和油膜厚度又是一对儿相对矛盾,同时,增粘剂与降凝剂,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所以,看似简单却又经常离不开的增粘剂,真正讲究起来,其中的学问及经验之奥妙,一点儿也不少。所谓简约而不简单?下次再谈。